2018年5月21日,第十九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中国国际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简称CHCC2018)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与建设大会同期举办的还有中国智慧医院大会、医学工程发展大会,三会同行。
全球医院建设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医院代表、企业代表共话行业热点,预见明日医院建设方向。
在中国卫生政策与医疗体制改革国际峰会暨国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论坛,樊代明院士围绕“整合健康学”主题进行了分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
大健康就是四全健康
他指出,“大健康”的本质应该是“四全健康”,即全民健康、全程健康、全身健康和全能健康。
全民健康强调的是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与整个社会相联系的;全程健康强调的是个体生命历程的健康;全身健康强调的是生命体各器官的健康;全能健康强调的是生命体机能的健康。
四全健康的三字经
“要实现四全健康,绕不开防病与看病的问题,即健康三字经。”他认为,防病三观念主要是“三间”健康学,即空间健康学、人间健康学和时间健康学。
具体来说,空间健康学涉及到自然与社会两部分。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要尊重自然。医院建筑更要尊重自然,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一员,要避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猜忌与设防,和谐相处才是健康的基础。
人间健康学是指人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整体,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并相互联系。物质和能量是生命的本质,有了物质和能量,才有了两个物质之间传递的方式,即信息。在医学上,疾病的防治也主要是针对物质和能量。
时间健康学是说人体的物质、能量与信息都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健康学的本质就是要遵循人体机能的作息规律,按规律出牌才能保障健康。
“看病三认识,是指在医学上,人类的疾病有三大类:1/3属于不治也能好的,1/3属于治也不好的,1/3属于治了才好的。”他解释说。
“1/3不治也能好的疾病”一般是常见疾病,比如普通感冒。这种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靠人体的自愈力恢复健康,而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忽视了人体自愈力并导致了人体自愈力的下降。
“1/3治也不好的疾病”有两种类型,自然死亡和病入膏肓。医学的唯一目的是让人带病健康生存,活得长一点,活得好一点。对待病入膏肓引起的死亡,不同的思想观念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乐观向上的态度有助于生命的延续。
“1/3治了才能好的疾病”就是考验医院和医生的诊疗救治水平了。(转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