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健康已成为当下社会最为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体育”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诸多体育健身方式中,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自然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在今年洛阳举办的全国“市长杯”太极拳比赛暨太极文化高峰论坛上,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虞定海就《健康中国与太极拳运动处方的研制》进行了系统介绍和阐述。
研究太极拳健身要素
虞定海认为,太极拳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注重形神合一,强调内外并重,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良好健身运动方式,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鉴于大众对太极拳科学健身指导的需求,同时也为太极拳更好地服务大众健身、造福世人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思路,拓宽太极拳健康促进的研究范式,虞定海提出了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设想和理念。虞定海说,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太极拳健身要素的提炼、技术动作的编创、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制定,以及处方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一方面为广大的中老年太极拳锻炼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理解太极拳健身功效,积极进行太极拳锻炼,使其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新世纪造福全人类的保健体育项目。
探寻太极拳运动效果科学数据
虞定海介绍,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项目《中国传统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研究》、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太极拳运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对于太极拳的实际效果取得了多方面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
首先,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数量,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免疫机能,提高抗肿瘤及慢性感染能力。与杨式太极拳、快走相比,长期进行陈式太极拳锻炼者外周血CD3+含量最高(提示:运动强度与T淋巴细胞总数相关)。
其次,太极拳作为环境因素中的运动刺激能够提高中老年人外周血中NK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有效改善免疫衰老过程中免疫平衡向Th2方向的漂移,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积极作用。
第三,太极拳运动能激活中老年人补体调节的负反馈机制,但对白细胞各亚群(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红细胞表面CD55、CD59的影响不同,其中对红细胞的影响更明显,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红细胞免疫及运动与补体系统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第四,太极拳运动能增加中老年人外周血DC的数量,其中髓系树突状细胞CD11c+变化较为敏感,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太极拳对免疫机能影响的调节机制的靶细胞。
第五,在研究检测的指标中发现,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对NK细胞、NKT细胞和红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的积极影响明显优于快走组和对照组,这与太极拳的独特运动方式有关。
第六,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运动养生方式,神、意、气、劲近似构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介导“免疫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技术功能研制太极拳运动处方
虞定海说,在2008年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太极拳类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机制与运动处方研究》中,课题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传统医学、养生学思想论证了太极拳健身效益的产生机制,同时结合陈、杨、吴、孙、武等各派太极拳的技法特点,提炼分析了柔、缓、松、静、连、稳、圆、整八个太极拳健身要素,并论证了健身要素的整体涌现性特征。
课题组根据博采众长、简单易学、局整结合的原则,从松、稳、圆、连四个太极拳健身要素,以及针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平衡机能和消化系统的机能特点,开发编创了两个系列共十套太极操。
虞定海介绍,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属于中小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具有明显的架势依赖性特征,从该项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同时还显示,24式太极拳锻炼使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发生了较好的适应性改变。
他认为,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制定,不能单纯将运动强度作为运动量的评价指标,应更多从太极拳技术特点和功能价值的角度组合太极拳动作内容,提出易于操作,适应机型面宽的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该系统包含锻炼者基本信息、处方条件、运动处方、运动内容说明、生活方式指导五个部分。
构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
虞定海说,在健康视角下推广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首先要基于太极拳锻炼者对科学有效健身指导的愿望,以及太极拳适合自我学习和锻炼的随意性、便捷性等特点,根据运动处方的相关理论,构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这个运动处方系统旨在为更多的人提供科学化、标准化的太极拳健身指导和锻炼指南。
他认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系统应具有为锻炼者提供运动处方和太极拳健身指导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可根据锻炼者的基本情况提供适宜的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另一方面通过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的内容、强度、频率等组合和设置学习与锻炼进度,提供锻炼指导和监控。
虞定海希望能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使太极拳运动处方列入医保范畴,造福大众,这也是广大武术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建议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构建“高校-社区-医院”三位一体健康推广模式,实现高校、基层社区和医疗机构三者的优势互补,将社区居民从事健身活动的宣传组织、教学指导和效果评估一体化。
虞定海说,“高校-社区-医院”互动整合的模式,也是推动高等院校,尤其是体育院校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大众、扩大就业途径的有效方法。这个模式更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落实国家精神卫生工作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值得倡导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