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国体医融合健康网          体医融合 · 健康中国
登录    注册       English
内页banner

手法淋巴引流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07-26

字体:
【打印本页】

来源:德国运动医学

手法淋巴引流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Ⅰ)


图片13.png

Vodder医生的手法淋巴引流(MLD)[1]具有多重效果,非常适用于运动医学中的康复治疗的组织再生阶段 。在医学上,手法淋巴引流MLD的作用机制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具有以下作用: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和刺激淋巴管运动。



解剖学、生理学基础



淋巴系统是一种“单向系统”,起始于外周,终止于左右颈静脉弓。进入真皮的淋巴管起始段经过前集合淋巴管汇合到集合淋巴管。这些淋巴管每分钟进行4~6次主动收缩,将淋巴液运送到大的淋巴干。若将淋巴系统比作人体的“下水道系统”,相应地,淋巴结即是我们的身体里的“污水处理厂”,它不仅能过滤淋巴液,还具有免疫学功能。此外,通过重吸收,淋巴液在淋巴结内“浓度变高”,并且最终流入静脉系统。在休息状态下,人体每天产生约35L“强制性淋巴负荷”(lymph-obligatory load),并经过至少4站淋巴结净化。每天有2~4L净化后的淋巴液在静脉角,即标志淋巴通路“结束”的地方,被送回血液循环系统。深层和浅表层淋巴系统的传送比例为20:80,换言之,大部分“强制性淋巴负荷”(lymph-obligatory load)必须通过浅表层淋巴管输送到下一个淋巴结[2]


淋巴功能,即引流这些物质的能力,受内在和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如动脉搏动、深腹式呼吸、肌肉泵等。手法淋巴引流(MLD)可使淋巴管运动力增加至五倍[3]


以前,人们认为,90%的滤液通过静脉系统排出,只有10%通过淋巴系统排出。1998年,Schad教授[4]证明,在皮肤和肌肉中,由蛋白质、水、脂肪、细胞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所谓“强制性淋巴负荷”(lymph-obligatory load)仅能由淋巴系统传送出去。Levick和Michel [5]在2010年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发现,他们指出:“虽然传统的‘过滤—再吸收’平衡的观点仍然在教科书中坚持不懈的被强调,但这种理论在大多数组织的微循环机制中几乎不再适用。因此,组织液平衡主要依靠淋巴功能。”

 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组织损伤后会发生什么。如踝关节内翻或外翻扭伤后:踝关节受伤导致囊韧带拉伸超出其生理极限,损伤严重程度不同,会造成不同类型组织的小面积撕裂和大面积撕裂。由此产生的出血会导致机体在渗出期释放出炎症介质(组胺、前列腺素、P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并反之释放了伤害性感受器和巨噬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和组织灌注增加。受影响区域的血液和淋巴液流动速度减慢甚至完全停止[6],该机制可以被解释为身体为保护整个机体免受毒害或损害而做出的反应。早期进行功能性治疗可以干扰减速的过程,从而调节过度的伤口愈合反应。手法淋巴引流MLD有去除充血的作用,可以清除炎症介质、消解淋巴管反射性痉挛、减轻疼痛,从而使机体尽快进入再吸收阶段。因此,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伤口愈合的调节”。基于以上这些原因,I级和II级挥鞭样损伤患者可以避免制动。而且身体无痛区进行这种主动运动,有助于提高淋巴管的运动力,从而减轻疼痛。





案例 - 内收肌长肌不完全撕裂






图1 骨盆MRT显示出明显的长收肌血肿-红色箭头


图2 创伤两天后情况


图3 治疗8次后的情况(创伤后10天)


54岁男性患者,网球比赛中,为了打削球,向前跨了一大步。动作初期,他感到左腹股沟刺痛,同时听到类似于“撕纸”的声音,这导致其腿部功能完全丧失,以至于不得不在对手的帮助下离开球场。核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病人内收肌长肌不完全撕裂,如果其功能持续丧失,创伤外科医生会考虑手术治疗。患者每天接受1次淋巴引流治疗,每次1小时并持续8天后,血肿几乎消失。创伤后6周,患者重返网球运动。在此期间,他只是在跨步较大的情况下,才会感觉到“轻微的牵拉”,而两周后这种牵拉感也完全消失了。


在组织再生阶段,如何应用手法淋巴引流?1988年的第一个试点研究已表明,在降低乳酸水平方面,Vodder博士的手法淋巴引流在降低乳酸水平方面能起到与传统按摩相同的效果[7]。特别是在耐力运动中,抑制运动员达到最优表现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组织中的乳酸水平。为什么自行车选手在200公里的赛段后或者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后,必须再骑行几公里或再跑一会儿来进行冷身运动?正如描述的那样,肌肉泵是影响淋巴管运动力的外在因素,当运动员进行冷身运动时,毛细淋巴管的流入量将增加。Schillinger证实了在跑步机上运动后进行手法淋巴引流的效果,其中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肉酶水平显著降低[8]

在Majewksi-Schrage和Snyder的文章中,他们参考了三个II级研究,这些研究样本含量在 22和50之间不等:Ebert,Kessler和Knygsand-Roenhoej分别测试了淋巴引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足跟手术后的患者和桡骨远端骨折后患者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Majewski-Schrage和Snyder得出结论:“临床医生应考虑在其临床实践中实施MLD” [9]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淋巴引流应该在急性期之后立即开始,即在创伤或过度消耗体力后3~4小时,以便尽快调节或刺激伤口愈合或者组织再生。

参考文献

[1] Wittlinger H. et al, Manuelle Lymphdrainage nach Dr. Vodder; Stuttgart; Thieme; 2016

[2] Földi M, Lehrbuch der Lymphologie, Stuttgart, 5th edition, Gustav-Fischer Verlag 2002

[3] Olszewski WL, Engeset A (1982) Studies on the lymphatic circulation of humans.In: Miles GJ (ed), Experimental Biology of The Lymphatic Circulation.Elsevier Science Publ BV, Amsterdam; 395.
[4] Schad et al.,Das Lymhgefäßsystem – Funktion und Störung; LymphForsch 2(1998), 69-80

[5] Levick J. R. and Michel C. Ch., Microvascular fluid exchange and the revised

Starling principl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10) 87, 198–210 doi:10.1093/cvr/cvq062

[6]Lievens P and Leduc, Lymphatic regeneration during wound healing; Experientia Suppl. (1978) 33; 57-62

[7] Wittlinger D, Einfluss der Manuellen Lymphdrainage und der klassischen Massage auf das Laktatverhalten unter Belastung bei einem Leistungssportler, Sportphysiotherapie aktuell, 12/1988

[8] Schillinger A, Koening D, Effect of Manual Lymph Drainage on the Course of Serum Levels of Muscle Enzymes After Treadmill Exercis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2006) 85 - Issue 6 - p 516-520

[9] Majewski-Schrage T., Snyder K, Effectiveness of 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 in Patients with Orthopedic Injuries; Journal of Sport Rehab; 2016, 25, 91-97